陳學庚介紹,在項目任務帶動下,到2018年春播工作開展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石河子墾區安裝北斗自動駕駛終端2000余套,墾區300萬畝棉花幾乎全部由安裝了北斗自動駕駛終端的拖拉機完成播種。
項目組試驗示范發現,基于北斗終端的農用拖拉機導航及自動駕駛系統,播行垂直誤差小、接行誤差小、信號穩定。
此外,項目針對精準變量施肥、無人機遙感與噴施、奶牛室內外定位等需求,開展關鍵技術、終端與裝備研發及應用試驗示范;科神農機、安陽全豐航空等單位開展了北斗系統精準作業施肥機械及農用無人機噴施等作業研究;新疆西部牧業有限責任公司基于北斗導航的奶牛室內外精確定位終端系統現已完成安裝并投入使用。
據陳學庚介紹,該工程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例如,北斗導航自動駕駛系統大幅提高交接行的精準度和播行的直線度,土地利用率提高0.5%。
可以看出,隨著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精準農業面積持續增加,針對棉花精量播種衛星導航自動駕駛的裝備、機具不斷涌現。“但其他作物及后續田間作業的自動駕駛系統的應用仍然亟待跟進補充。”陳學庚告訴記者。
目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棉花播種面積近900萬畝,玉米、番茄、甜菜等中耕作物面積400余萬畝。陳學庚按照每1200畝播種面積配一臺作業機組計算,衛星導航自動駕駛系統需求量超過10000套。“新疆自治區中耕作物面積超過兵團兩倍,僅自動駕駛系統一項總需求量至少30000套。”陳學庚表示,而這也是全國面臨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