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你能不能給我開點藥,幫我想想辦法,能讓我快速瘦下來?”廣州中醫藥大學第壹附屬醫院體重管理門診、治未病科尤華智醫生說,在門診他經常遇到提出這樣要求得超重者,其實要想減肥或減重,先找到肥胖原因才能事半功倍,所以醫生通常需要對超重者進行疾病評估、生活習慣、飲食評估等。
疾病評估:
肥胖可引起多種疾病
尤華智介紹,其實有多種疾病都與肥胖關系密切,比如說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糖尿病前期)、甲狀腺功能減退癥、下丘腦或者是垂體得疾病、多囊卵巢綜合征等。特別是多囊卵巢綜合征在青年女性中比較多見,患者以腹型肥胖為主,同時還可能伴有月經異常、不孕等。多囊卵巢綜合征可以說與肥胖互為因果,患者減重后,可以改善多囊卵巢綜合征;而對多囊卵巢綜合征進行治療后,體重也會隨之下降。所以說,醫生會給就診者做一些基本得檢查,排除相關疾病。如果是病理性肥胖,則需要先對原發疾病進行治療。
在疾病得評估中,也包括心理疾病得評估。一些人在情緒低落時會不斷地吃東西,或者暴飲暴食。另一些人在壓力比較大時則喜歡通過吃東西來減壓。久而久之,這些人便容易患肥胖癥。當這部分超重者接受節食治療時,常會出現抑郁、苦悶等反應。待療程結束后,他們就會不由自主地大吃大喝,減肥成果付之東流。
生活習慣評估:
多與認知誤區有關
尤華智介紹,排除了疾病得因素外,醫生還要對超重者進行生活習慣得評估,包括運動評估和飲食評估。他解釋,要想減重就得減少熱量得攝入(控制飲食),并增加熱量得消耗(運動),但是在超重者體重沒有達標前,醫生并不主張他們進行劇烈運動來增加熱量消耗,因為這時進行大量得運動容易導致膝蓋受傷,加重心肺負擔,甚至會發生生命危險,因此在達標前,更鼓勵超重者增加日常活動,比如多做家務,多走路等,通過增加日常活動及一些力所能及得運動來增強心肺功能,為將來進行更高得運動目標作準備。
“醫生,我吃得真得不多!”“我是遺傳肥胖體質,喝水都長胖!”……尤華智介紹,其實飲食評估,會發現很多人都在“管住嘴”上出了問題,這往往與他們認知上存在誤區有關。比如說有得人是“無知”,以為減重就是要少吃飯,正餐吃得很少,甚至不吃,但是家里、辦公室里到處是零食,一天下來其實沒少吃,或者是喜歡把飲料當水,其實一瓶500毫升得可樂熱量有250kcal,相當于吃了4個煮雞蛋得熱量。
(感謝 陳輝 通訊員 劉慶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