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新 宋金煜/文 潘西/感謝
自9月份70城新房價格首次轉跌、二手房價格下降后,進入10月下跌態勢并未緩解。11月15日,China發布得數據顯示,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下跌得城市達52個,較9月增16個,其中深圳、青島、大連等城市為今年“首降”;二手住宅環比下降城市達64個,較9月增12個,占比超90%。
與此同時,銷售走弱,開發商投資欲望降低,前10月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降11%,住宅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6.8%。
那么,近期限跌令、金融信貸政策轉變是否能止跌,房地產行業未來走勢如何?在業內人士看來,資金層面緩和對開發商大力度打折形成對沖,新房價格下跌幅度、房地產投資下行均會趨緩,目前來看房地產市場下行得局面有望在年底或明年年初筑底。
房價下跌范圍持續擴大
進入10月,華夏房價繼續呈現下滑趨勢,且跌幅逐漸擴大。從跌幅情況來看,70城新房價格平均跌幅為0.25%,跌幅較上月擴大3倍之多,70城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跌0.32%,跌幅較上月擴大0.13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得是,各級城市均沒逃過此次“降價劫”。在70城中,除一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持平外,二線、三線新房價格環比出現了下降。其中深圳、青島、大連等城市得新房環比價格出現了今年“首降”,成都新房價格兩個月連降,哈爾濱、廣州新房價格已三個月連降,且跌幅仍在擴大。而二手房在一二三線城市均出現不同程度得下降。
哈爾濱某中介機構人士告訴感謝,受疫情反復、經濟形勢等多重影響,近期哈爾濱新房得確在降價,有些樓盤每平米降價三四千元,如寶能城從每平米12000萬元已降至7000多元。
對于華夏房價急劇下跌,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陳霄表示,一方面,由于市場調控趨嚴,“三道紅線”加劇房企融資端壓力,疊加債務到期集中,房企為沖業績目標以及償還債務,降價出售現象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從加強限購限售到發布二手房指導價、打擊高價學區房炒作行為等均在一定程度上消退樓市虛熱,促使房價呈現回落趨勢。
而對于在此次降價潮中,一線城市未能幸免得原因,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指出,自去年疫情以來,今年10月一線城市新房首次停漲,說明近期開發商信用風險事件導致市場信心下滑,對一線城市也形成了巨大沖擊。另外,受到放貸緊縮、利率攀升、二手房停貸等影響,需求端急劇冷縮,換房需求轉弱,造成了供需冷卻得循環。
感謝注意到,針對房價下跌得現象,近期已有多個城市發布房價限跌令,包括株洲、岳陽、唐山、張家口、昆明等城。除沈陽、昆明個別省會城市,絕大多數為三四五線城市。與此同時,貸款端政策調整頻現,如房貸利率下降,房貸審批速度加快等。
那么,限跌令、利好政策是否能止跌?李宇嘉分析認為,由于目前得政策調整仍在托底、適度糾偏,并不會大幅度增加信貸投放。同時,房價仍在歷史高位,在需求端不會松綁限售、限貸得情況下,未來需求復蘇態勢不能太樂觀,房價或許仍會慣性下跌。不過,資金層面緩和對開發商大力度打折形成對沖,新房價格下跌幅度會趨緩。
投資欲望降低拿地熱情不足 政策調整市場有望筑底
目前房企正面臨銷售數據下滑和資金短缺得困難。10月,華夏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連續三個月保持兩位數下降,同比降幅較上月分別擴大8.5個百分點、6.8個百分點,達到21.7%和22.6%。
與此同時,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已連續兩個月同比下降,且降幅較上月擴大1.9個百分點,達到5.4%,市場延續低溫態勢。
此外,由于此前到位資金不足,房企拿地熱情并不高。今年前10月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降11%,降幅比9月份擴大2.5個百分點。不僅如此,新開工住宅面積出現下滑,前10月降幅為6.8%。
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宋紅衛表示,投資下行得背后,主要是房企融資環境收緊以及銷售不利造成得。有部分房企明年面臨高額得到期債務壓力,整個地產行業短期內現金流緊張得局面將延續到明年。在這種形勢下,房企得現金流更多得會應對未來到期債務問題,而投資拿地則排在第二位。
感謝注意到,由于到企業端得融資難、償債難等問題,今年9月底以來已連續釋放維穩信號。另外,各地方也在加強預售資金監管“保交付”,整治規范房地產市場頑疾,引導行業向健康發展方向發展。
“降溫對市場信心造成一定得打擊,但近期央行多次召開會議,強調要維護房地產市場得平穩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陳霄表示,對信貸層面釋放一定得積極信號,或將對穩定市場預期、緩解市場低迷情緒起到重要作用。
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也對于房地產行業未來保持樂觀。他認為,今年10月以來,金融信貸政策正在轉變,房地產市場得合理資金需求正得到滿足,預計到明年,房貸供需關系將回歸正常,有利于合理住房消費得正常滿足。因此,目前來看房地產市場下行得局面有望在年底或明年年初筑底。